梁玉京的位置腾出来了,在七个宰相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杨致和。这位置就像块肥肉,朝中一些老狐狸恨不得上前一口将它叨走。按常理来说,接任的要么是梁玉京的门生故吏,要么就是杨致和身边的亲信,其他人是不可能沾边的。
然而,还不等众人有什么动作,皇帝已乾纲独断,火速提拔了兵部尚书周世显。这个周世显,性子耿直,脾气刚烈,这样的脾性景泰帝素来不喜,太宗皇帝时周世显就已经是兵部尚书,二十多年来他在官场上原地踏步,何以忽然获得皇帝青睐?杨致和一向自诩深谙帝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既震惊又郁闷。原本朝中几个宰相,大家互有利益关系,平时心照不宣,梁玉京不管事,朝中几乎可说是杨致和的一言堂。现在周世显掺和进来,他们以后行事恐怕未能像之前那么方便。
朝中清流士气为之一振,他们在一片污浊之中却能清廉自持,他们保持这份操守,内心便是隐隐盼着皇帝有不受蒙蔽的那一天。如今周世显有了一定的地位,当可领着他们努力地做出一番作为,如此方不负自己几十年来的寒窗苦读,也不负天下百姓苍生的期许。他们这些人年青时都曾豪情万丈,有过壮丽的欺许,其中有人虽然已经垂垂老矣,却仍是不改初衷。
浙江、福建两地的赈灾银早已下拨,其他受灾的地方,那些官员看到银子眼红得要命,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皇帝会过问此事,也该把本地的灾情上报才是。钦差大臣赴地方的日子照例是钦天监看的,钦天监每日忙活的便是这个,日子定在三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宜出行。许敬义和林方明在朝中本就有不少亲朋故旧,又有人见他们得帝宠平步青云在望特意跑过来套近乎,这些人来送行,他们又不好意思撵人,是以二十八日这一天,他们两人应酬完这个应酬完那个,实是忙碌非常。
郊外长亭边停着辆不起眼的马车,马车内有二人正不动声色地望着这一切。只听里头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得了这个差事,不但前途在望,单单程仪就可收得兜里沉甸甸的,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到地方上抖威风。”
官员远行,同僚赠送些盘缠,这都是人之常情。京官素来便比地方官穷一些,只不过就京官在天子跟前,升迁的速度终是快一些。不过到了景泰帝一朝,因为皇帝不理事,满朝文武大臣,他只瞅着那些做事事事顺着他心意的大臣顺眼些,其中又以杨致和为最。自从杨致和掌权之后,他的门生故吏提拔之迅速,实是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的程度,而非杨氏一系的官员就几乎断了升迁之路。有些多少还有些风骨的大臣不屑于走这样的门路,京官的俸禄又实在太寒碜,每月总有几件东西要进当铺。又有些大臣倒也并非铁骨铮铮,不过他们就算是想腆着脸往前凑,却也得银子铺就这条路,等闲人家哪里拿得出这么一大笔银子!
那人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却不见对面那人有任何反应,不免拉长了脸,“哎,赵平安,你是聋了还是哑了,说句话啊。”
说话的那人正是翊坤宫首领太监王福禄,对面那人是梁淑妃新近提拔起来的内侍赵平安,眼下他虽无任何品级,却已是宫中不可小觑的人物,就连王福禄也不敢再随意地支使他了。赵平安伤好后回来当差,王福禄拍了拍他的肩膀,半真半假地说:“平安啊,以后你可得多多关照大家啊。”
王福禄是梁淑妃身边伺候多年的人,他这话半是嫉妒半是揶揄的意思,赵平安心里晓得,他眼下根基未稳,对王福禄更是不敢有丝毫放肆之处。
赵平安赶紧笑了笑,“小的年纪尚浅,王公公说的话,句句都是真知灼见,小的哪敢插嘴哪。”
王福禄哼笑了一声,没想到赵平安看着是个不多话的,一开口嘴倒是挺甜,让人听着颇为受用。这京城一到夏季就酷热难当,眼下虽还未到那个时候,但王福禄王公公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享受惯了的,里衣稍稍出汗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手上的一把折扇挥得更快。赵平安赶紧取过王福禄手上的折扇,力道适中地替他扇风,王福禄舒服地半眯着眼,“哟,这可偏劳你了。”
赵平安恭恭敬敬地道:“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王福禄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道:“今天得等到什么时候?”
赵平安道:“两位大人为官多年,亲朋好友自然多些。更何况林大人桃李满天下,他启行在即,来送行的人自然也多。王公公还请多忍耐片刻。”
王福禄半靠在锦墩上,一边撩了帘子,一边嘲道:“我怎么不知道他们有这样的好人缘?咱家在宫中行走几十年,从来只见锦上添花,便没见过有雪中送炭的。”
赵平安听了这话只在一旁陪笑,心想:“没有人雪中送炭吗?未必。多年前我便碰到过这样的人物,要不是有他的栽培,我也不会有今日。又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王公公这样的,见不着这样的情景也不稀奇。”
王福禄虽然是牢骚满腹,倒也不敢摆首领太监的谱儿上前说话。虽说四五品的京官王福禄未必放在眼里,但他们临行前梁淑妃特意嘱咐过,让他们在外不可招摇,需得避着点旁人。他们毕竟是梁淑妃身边的内侍,与大臣来往过于密切,恐怕会招人非议。
赵平安伺候得挺周到的,扇得那风不疾不徐,王福禄便在那边打盹,嘱咐赵平安道:“你看着点。”
王福禄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快到晌午的时候,那些人方渐渐散了,两人立刻跳下马车,王福禄整了整衣冠,两人这才走过去。未及近前,便有小厮上前拦了,王福禄昂着头,傲娇地说道:“我们是从宫里来的,有几句话和两位大人说。”
那小厮连声说“失礼”,一溜小跑到主人跟前报告,许敬义和林方明自是以为皇帝另有旨意,当下都立刻从马车上跳下来。
林方明面上难得地露出笑容,道:“两位公公前来,可是皇上还有什么旨意?”
王福禄显然不知道这种方正读书人的性子,兀自洋洋得意地说:“咱家是翊坤宫的首领太监,梁淑妃知道两位大人身负机要公务,是以命我们两个,替两位大人送行。”
这话一出,林方明已是敛了笑意,嘴角微颤了颤,人已几乎要气歪了。林方明这样的学问大家,自是孔孟的信徒,他当然知道梁淑妃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宠妃,他也知道这样的人不应该得罪。不过在他心目中,朝堂是男人的地方,梁淑妃再受宠也应该安于后宫,如今竟然遣内侍结交大臣,这成何体统?
倒是许敬义拱了拱手,“多谢娘娘厚意。两位公公远道而来,辛苦了。”说着,便有小厮递过两封银子,许敬义亲自送予王福禄和赵平巡,“这是我们两个的一点心意,还请两位笑纳。”许敬义不同于林方明,他在户部的时候便经常和这些达官贵人打交道,处事便比较圆融,他虽然未必看得起眼前的这两名内侍,但梁淑妃这样的人物,他们毕竟得罪不起。有时候要办成一件事,便不得不有所妥协,而且他也深怕林方明开罪了眼前这二人。说起来他和林方明虽同朝为官这么多年,倒是未曾有过深交,这次不过是因公务需要,两人往来才频繁了些。接触得多了,彼此都觉得和对方脾气相投,颇有些相识恨晚之感。
王福禄和赵平安都收下这份银子,这是朝中的惯例,也没什么好推辞的。就这点银子,王福禄根本看不上眼,他们两个都是穷京官,王福禄也就不计较里头的多寡了。王福禄对林方明没什么好感,倒是觉得许敬义这人有点上道,便慷慨地提点了他一句,“一见许大人,便知您是精明强干之辈,待您回京,只怕就是实打实的户部侍郎了。”这便是暗示许敬义,倘若差事办得好,他便可以连升三级,实授正二品的官儿了。
许敬义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不过他却也不太信眼前这个首领太监信口所说的话,不过他也不致于扫了王福禄的颜面,只是顺着说了句:“承公公您的吉言了。”
“娘娘差我们来,不过是有几句话嘱咐两位大人。你们可知道皇上何以舍弃诸多大臣,而独独选中了您二位?”许敬义和林方明自然不好接话,幸好王福禄也没要他们说话的意思,他洋洋得意地继续道,“这自然是得到了娘娘的举荐。”王福禄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方明一眼,林方明一口气堵在胸口,已把头偏到一边去了。
王福禄目中微现怒意,赵平安悄悄地扯了扯王福禄的下摆,王福禄这才悻悻然作罢,继续道:“这差事做得好呢,两位大人自是鹏程万里,前程不可限量。这赈灾银子可是白花花的几百万两,谁要是起了花花心思,辜负了上头二位的心意,那可得想想祺祥二年直隶的旧事呢。”这便是警告了。祺祥二年,太宗皇帝刚刚登基,那时直隶也是这般受灾,朝廷拨了一百万两银子,那直隶总督也是猪油蒙了心,直隶官员上上下下串通一气,暗暗地昧掉了五十万银子。这事后来东窗事发,但凡贪墨千两银子以上的,一律下狱论死,直隶一省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呢。
宫中娇滴滴的美人祭出这样的旧例,林方明心里就是一哆嗦,不过他为人方正,是以底气十足,“请公公回禀皇上,臣身受皇恩,从未与他人蝇营狗苟,今后必定始终如一,纵是肝脑涂地,也要报皇上之万一。”说到底,林方明还是不承梁淑妃的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