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大人看来,以这位李统领的精明应该会知难而退,见好就收;不大可能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还坚持拿人的非份要求。
待李统领就坐后,吴大人笑容可掬的对他说道:“李统领,刚才在您来之前,王捕头正在当众宣读目击证人的口供证词,您是想先看一下,还是让他继续念下去?”
李统领沉吟了一下,暗地里偷偷地扫了弟弟一眼,见他脸色变的非常难看,立即明白这些口供证词肯定对他不利。李统领心里有数后笑着对吴大人说道:“按理说,我不应该过问地方上的事务,但是此案牵涉到我驻防军官兵,我还是先看看吧。”
见他表了态,吴大人立即对王捕头吩咐道:“王捕头,快把口供证词呈给李统领。”
李统领从王捕头手里接过口供后认真翻阅起来。慢慢的他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他看完最上面的一份口供后又快速浏览了几份,然后他忽然把所有口供掷于地上,冷冷地说道:“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这些人竟然敢污蔑我威武之师,损毁朝廷官兵的声誉,其中肯定大有问题!”
李统领的突然变脸大大出乎吴大人所料。本来,吴大人心里还一直盘算着他看完口供后多半会心生退意,自己再不露痕迹地劝上一劝,他必然会见好就收,把他那个惹事生非的弟弟领回去,就此了结此案。那样既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且当事双方又可以不伤和气,自己也不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这是吴大人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然而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李统领的强硬态度使得吴大人的美好愿望成为一个虚幻泡影立即幻灭了。
吴大人明显有些措手不及,他不明白李统领表现的如此强硬的动机是什么?一时之间吴大人不禁惊愕的呆住了,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李统领见他没有吭声,继续说道:“请吴大人将这些刁民移交给我,我保证他们吐出实情,还原事实真相,也还我驻防军一个清白!”
听到李统领的这番话,吴大人的脸色都变了。若是将一干证人移交给他,在他威逼利诱和一帮凶神恶煞似的军士的严刑拷打之下,有谁能挺得住?就算吴大人不用脑子,用脚趾头想都可以想得到,这些证人最后必然会推翻现在的口供,全部按李统领的意思给出新的证词。那样一来案情势必会脱离吴大人的掌控,只怕事情闹大后还会牵扯到他自己身上。
吴大人的脑袋摇地像拨浪鼓一样,嘴里也急声说道:“李统领,这可使不得。区区一个治安纠纷,怎能劳动您的大驾?不行,这绝对不行!再说这也是下官职责所在,实在是不敢擅自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啊!”
看到吴大人不愿就范,李统领把脸一板,沉声道:“此案事关我驻防军声誉,而且受伤的也是我驻防军军士。我身为一军统领,若是不能为他们主持公道,那以后我还怎么统领他们剿匪杀敌,保一方安宁!”
听到李统领这番决绝的话语,吴大人心里不由一惊。虽然他还不是很明白李统领为什么如此坚决地要插手此案;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李统领插手此案的决心。
看来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阻止强势的李统领了,但是也不能将这案子就这么轻易地转交出去。毕竟这么做不合朝廷规矩,万一李统领在处理案子的时候惹出事端,搞不好还得自己替他背锅顶缸;再加上林雨的特殊身份和先前围观百姓们的激愤表现等众多因素,使得吴大人犹豫再三之后还是作出不能让步的决定。
“李统领,您的顾虑和难处,下官能够理解;但是您提出的要求却是让下官非常为难。而且举国上下也没有这样的先例,下官实在是不敢擅自做主,还请您能够体谅。”吴大人话说的非常委婉,但是语气却是非常坚决,表明了他无法退让的态度。
李统领没有想到这个一直表现的圆滑懦弱的吴大人,现在在自己的强势压迫下不但没有低头,竟然还表现出一副绝不退让的架势。李统领不由感觉颇为意外,下意识地仔细看了他一眼。结果发现他虽然不敢与自己对视,但是他的神情却是非常认真严肃,不像是虚张声势的模样。
李统领心里又气又怒,有心想冲这个油滑的吴大人发一通脾气狠狠地训斥一顿,偏偏他又不是自己属下,根本不受自己辖制,对他发脾气没有任何意义。
李统领也知道自己找的理由十分牵强,若是吴大人迫于压力,肯把案子移交过来,自是最好不过;若是他不给面子,拒不交人的话,自己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李统领又不愿就此放弃,左思右想,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让他乖乖就范的办法出来。
李统领在苦苦思索着解决办法,而吴大人自然也不愿接过话茬,一心等着李统领的反应,然后他再见招拆招,将此事应付过去。场面就在这种局面下自然而然的冷了下来,气氛也显得有些怪异和尴尬。
公堂上一众人等也不敢出声,只能你看着我,我望着他,默不出声。
舞嫣云瞧着这怪异的场面不但没有一点不安的感觉,反而觉得十分有趣,乐呵呵地跟林雨用神识传音暗地里交流着。对于李恶少的为非做歹和驻防军的横行霸道,舞嫣云向林雨提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过这办法完全出乎了林雨的意料,一开始着实把林雨吓了一跳,不过当林雨仔细思考之后,觉得她提出的办法虽然有些决绝,但是倒也非常符合她嫉恶如仇的个性;而且依照她的办法去做的话,结果必然会使青元城的百姓们生活得更加安宁、更加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