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义走进教室,坐下座位,他觉得有点冷,把左手插入衣袋,忽觉得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衣袋里,用手一抓,抓出来是一张五元的钱。怎么会有这五元的钱呢?他的钱都是放进内衣袋,从来沒有放在这个衣袋里,为什么会有这张五元的钱?他冥思苦想,想不出来。他认为一定是某个同学偷放进去的。便站了起来对郑文顺说:“郑老师,我衣袋里多了五元钱,一定是哪个同学放进去的,请郑老师帮我查,把钱还给那个同学。”
郑文顺与方玉柳是邱峻山交代注意王行义,他们知道王行义自得叶如高培养后,王行义衣食无忧,但也想到王行义可能会节省开支,把钱拿回家给家庭花用。他们见王行义在读三年上学期的开支还可以,可是这个下学期王行义第一个星期的三餐饭菜还可以,接下两个星期就大大不如了,他们还看到王行义在早餐时只吃一碗稀饭,端起稀饭喝下去,就走了出来。已知道王行义口袋里沒有钱。他们正想挡住王行义问清楚,忽见文敏拿着两个苹果,追上王行义,把苹果放进王行义书包里,方玉柳就回自己的房间,郑文顺在看着。这就是王行义不肯收,文敏气哭了。之后,郑文顺来处理这件事,文敏对郑文顺说了偷放五元钱在王行义的衣袋里。
郑文顺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这时听王行义这么说,一笑说:“你莫非搞错了,自己放进去的,却忘记了。只听人说钱丢了,没有听人说口袋里多了钱。”
王行义说:“可是事实这样,我不把钱还给人家,会心里不安的。”
“那你怀疑是谁干的,就把钱还给他。”郑文顺说。
“我怀疑是文敏干的!”王行义说。
文敏站了起来,怒形于色地说:“你凭什么说是我干的?如果你书包里有钱也是我干的对吗?”
王行义听了,忙把书包中的书都拿出来,见两个苹果外,果然还有五元钱。立即说:“文敏,你又把钱放进我的书包里,对不对?”
文敏更加恼怒说:“我随便一说,你就又怀疑是我干的!真是岂有此理!我怎么知道你书包里有钱?我刚才只把两个苹果放进你的书包,你不肯收,这事郑老师也在场,我怎么会又把钱放进去!我即使想把钱放进去,但也没有机会。况且你害怕有人把东西放在书包里,就是下课、吃饭等都把书包背上,不敢放在教室里,我也近不了你的书包,对吗?”
王行义认为文敏说得有道理。便又说:“那是谁拿的呢?”
“你问我,我问谁?”文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郑文顺说:“行义,你这段时间常常魂不守舍,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
王行义不敢说谎,只得如实说:“我爸爸在医院动手术,我是想着爸爸手术成功不成功的事。”
“哦!”郑文顺问:“那你一定是节省开支,把钱拿回家交给你妈妈,对吗?”
“对!”王行义说:“郑老师明见!”
叶仁吉走了出来说:“班长!你减了火食费,岂不影响身体健康!这个星期六我回家跟爸爸妈妈说。”
“不许说!”王行义严峻地说:“你如果与我伯父伯母说这件事,我就跟伯父伯母说你在学校表现不好,你不挨打受骂才怪。”
叶仁吉听了,背上起了一阵寒意,忙说:“我不说!我不说!”便回到座位上。
“郑老师!我不愿意跟文敏坐在一起。”王行义说:“我怕她把钱放在我的书包里。”
文敏不待郑文顺回答,便说:“我是不会无缘无故地把钱放进你的书包里,我是那么傻吗?再说,我很温柔,你无中生有地冤枉我,我都不生气。”
王行义说:“我是最怕温柔的女生。”
“那你将来干脆娶个丑八怪而又刁蛮泼辣的女生做老婆好了。”文敏怒气冲冲地说。
“哈!哈!哈!”全班同学听了都大笑起来。即连郑文顺也忍俊不禁。
王行义非常不好意思,站了起来说:“不许再笑,严肃一点,现在要上课了。”
同学们不敢再笑。
郑文顺说:“这次调整座位一个月未到,我们认为,你们班长、第一副班长坐在一起,第二副班长与学习委员坐在一起,就不会有偷看偷抄的事发生。你首先也不反对,这时为什么提出不愿意与文敏同学坐在一起呢?要调整座位也应该在四年第一学期。你与文敏不就是因为有人把钱放进你的衣袋和书包里,你怀疑是文敏干的,产生了意见。你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第一副班长,不要因为你们的事,影响全班同学的团结,我看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是!听郑老师的话!”王行义、文敏异口同声地说。
……
上午课上完,已是十一点半,同学们跑到食堂拿自己的饭罐。文敏说:“行义,中午我买菜请你好吗?”
王行义说:“你买的菜很贵,我还不起,就不必了。”
“那你就买菜请我好了!”文敏笑着说。
“我买的菜便宜不好吃,恐怕你吃不下。”王行义说。
“你吃得下,我也吃得下。”文敏一笑接着说:“好了!你去买菜,我拿饭在座位上等你。”
AA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食堂吃饭也是按教室的座位坐下,这样不会乱。文敏拿着自己的饭罐,和王行义的饭罐,坐在座位上,等着王行义。
王行义买了两楪中级的菜过来,因为他怕买不好的菜有损伯父伯母的名誉。他把菜放在桌子上说:“不好的菜,不要见笑。”
文敏一笑说:“这是中级的菜,有什么不好?”便与王行义吃了起来。
王行义诧异地问:“这等菜,你怎么也吃得津津有味?”
“你买的菜都是好吃的。”文敏笑着说:“我就是不会挑,钱又贵又不好吃。晚饭的菜轮我买了。”说完,就走了出去。
王行义在同学们面前又不好说,叶仁吉的座位距王行义的座位又远,两个人互相看不见对方在吃什么。
……
下午最后一节课上完,下课时文敏笑着说:“晚上由你拿饭罐,我买菜。”
“不行!还是我去买菜吧!”王行义说:“你买的菜一定很高级,我不赞成。”
文敏嗔说:“像你这种这么斤斤计较的人,我不知将来能否与你和睦相处!”
“那好吧!你去买菜,我去拿饭罐。”王行义无可奈何地说。便去拿饭罐。
果然文敏买了两碗很高级的菜,放在桌子上。笑吟吟地说:“也不知你的米饭好吃,还是我的米饭好吃,咱们互相吃吧!”便拿调羹去王行义饭罐中掘一调羹一尝,不禁惊讶地说:“你的米饭这么好吃!本来我想我的米饭比你的米饭好吃,谁知却远远不如。”
王行义也去吃了文敏的米饭,觉得很不好吃。便笑着说:“这是我妈妈种的稻子,是最好吃的‘仙尤63’,你的米怎能与我的米相比?”
“那么,明天早晨下罐时,你把你的米分给我下罐,肯不肯?”文敏一笑问。
王行义认为既已吃文敏两个苹果,这顿菜又文敏买的贵,很想弥补,便含笑说:“我有什么不肯,既然这样,这个星期就用我的米下罐,不够时用你的米吧!”
“太好了!”文敏笑着说:“不过,首先咱们讲清楚,我吃你的米,你吃我的菜,各不吃亏,怎么样?”
王行义说:“米比菜便宜得多,这不行!”
“这么好的米比菜贵,你懂什么?”文敏说:“我爸爸说,好吃的米一市斤十元市场也买不到。所以,咱们应该互相将就。”
王行义不知道米的价格,信以为真。笑着说:“好!就听你的话。”
……
就这样,王行义渐渐坠入了文敏的圈套。这个圈套是文有为夫妇设的。接下去王行义的衣袋、书包里经常有人把钱暗暗放入,他虽然提高警惕,但还是不知道是谁干的。郑老师、方老师又对此事置若罔闻,他曾几次把这事说给郑老师、方老师听,二人异口同声地指出一定是他搞錯了。他真无可奈何。他每个星期都节省三四十元给家庭开支,叶如高每个星期给他五十元实际是绰绰有余,因为吃的米是自己带,尽管市场货物涨价,学校食堂的菜,当然也跟着涨价,然而,每天只买两顿菜,一个早点。可是他为了家庭的开支,日夜想着爸爸的疾病,想到妈妈疲于奔命地撑持家庭,他怎么能大吃大喝呢?既然要节省三十元至四十元,那么,一个星期就只有十多元至二十元了,这就难免捉襟见肘了。
王行义虽然聪明绝顶,但毕竟是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毫无社会阅历,文敏对他施展的小恩小费是采用多种的手段,有哭、有笑,有发娇嗔,有恼怒……鬼点子层出不穷。而这些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乃是出自文有为之手,文敏也毕竟是文有为用为工具而已。一个才十一岁的王行义怎能识破文有为的诡计!脱出文有为的掌心!当王行义有点知道已中了文敏之计时,已经悔之晚矣!他已经欠下文敏最少二百多元钱了,其他如他衣袋里、书包里常常有人偷放的钱除外,他不敢对爸爸妈妈及叶如高夫妇说明此事,而叶如高每个星期给他五十元开支除自己必须开支之外,最多余四十元钱,还也不够。而文敏对他不肯再接受她的恩惠时总是说:“既然不肯接受,那就把钱全部还给我……如果不还,我就向叶如高、宋清清或你的爸爸妈妈索还……”在这种情况下,王行义当然毫无办法,只好接二连三地接受文敏的小恩小惠,听任文敏的安排……
文敏对文有为得意地说了王行义已落入圈套的事。文有为笑着说:“既然如此,你就应该接连不断地干下去,让王行义花咱们的钱,花得越多越好,我现在一个星期给你二百元或三百元的开支,把王行义的心拉得越紧越好。”
“听爸爸的话!”文敏喜笑颜开地说。
文有为既然想要把王行义拉过来,当然也就定下了这个计策。他了解了王允文疾病,已在正月底进医院动手术,家庭穷困,叶如高虽然会帮这个忙,但资金未必足够。王行义这小子对父母很孝顺,难免节省开支,把钱拿回家交给王允文、赵玉珠。这样一来,王行义就把自己带入了困境,在这个时候,王行义有点心绪不宁、脆弱,只要在这时乘隙而入,王行义必定撞入他的圈套。果然,他成功了,轻而易举地成功了。
王行义渐渐明白了这是文有为唆使文敏这么做,文有为曾经到学校,两次拿钱给他,他拒不接受,便唆使文敏这么干。他真不明白文有为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叶如高认他为侄儿,培养他,也许是为了让他帮助叶仁吉学习的进步,因为叶仁吉读书不好。而文敏读书那么好,根本不需要他帮助。那么,文有为所得的是什么……他挖空心思,不知道文有为的意图目的……
王行义除了每个星期多带了一些米,与文敏共同吃,叶如高每个星期五十元给他开支,这时一分也没有花用,都是文敏付的。这时,文敏除了吃王行义的米外,早点、中午的菜、晚上的菜都是文敏支付,文敏又常常买果品给他杂吃。他如果不肯接受,文敏就生气。他要付钱,文敏一分也不肯让他付,并且每顿买的菜是食堂最高级的,弄得王行义非常不好意思,又无可奈何。也就横下心来,素性一切让文敏支付,文敏拿给他的钱不管多少,他都收下。他认为不接受文敏的小恩小惠,文敏就生气,要讨还一次次支付的钱。他既然还不起,也就算了。他认为将来能考上大学,毕业后,为文有为去办一些事以报答就是了。目前就让文敏继续施舍这小恩小惠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