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党人看到内政不修、筹边无备、自顾不遑的清政fǔ从朝鲜撤走了一半军队,认为这是一个在朝鲜发展日本势力的大好时机。-www.79xs.com-于是,其主要领袖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等就积极地为发动政变做准备。
当时,袁世凯对开化党的活动已有所察觉,曾几次向吴兆有报告,但是‘性’格沉稳的吴兆有却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理态度。袁世凯知道,假如不主动采取措施,那么这些人迟早会找上‘门’来的。
十二月二日,金‘玉’均果然邀请吴兆有、张光前、袁世凯三人赴宴,意在宴会上将他们除掉或者借机软禁起来。吴兆有心里很清楚,这就是一个有去无回的鸿‘门’宴。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准备以生病为由回绝邀请。
然而,袁世凯却不同意上司的这个决定。在他看来,这是敌人在试探我们的胆量,假如我们的人没有一个去赴宴的,那么正说明了我们的心虚胆小。这样的话,敌人就会得寸进尺,更加肆无忌惮。因此,他认为还是应该前去赴宴。
对于袁世凯的看法,吴兆有和张光前认为也有道理。可是,这两位长官都不愿亲自前往,于是胆大心细的袁世凯便带上几名随从“单刀赴会”了。
袁世凯虽然胆量过人,却一点都不莽撞。他故意早去一个小时,当他到宴会厅的时候,那里自然还没有什么人。于是,他独自要了一份酒菜,坐下就尽情地大吃大喝起来。
其实,朴泳孝等人对袁世凯、吴兆友等人来与不来都作好了准备,制定了很多办法,可就是没想到袁世凯一个人来了该怎么办,更没想到袁世凯提前来了怎么办。
如果吴兆友三人都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可以将他们一勺烩。如果不来那么就上外面制造舆论,说清军对我朝鲜官员如此不信任,我等请客都不敢赴宴等等话语,即能诋毁清军一番,大涨我等之士气,也可进一步离间清军与朝鲜政fǔ的关系。
当食量很大的袁世凯风卷残云地把一桌酒菜吃得干干净净时,宴会大厅里还是没有几个人。这时,酒足饭饱的他站起来,对着早已看得目瞪口呆的朴泳孝等人说:“我今晚有些事情,不能久留了,现在就回营。”说完,他一把抓住朴泳孝的手,故意醉酒般的跌跌撞撞走到自己马前,然后飞身上马,大笑着绝尘而去。
就这样,袁世凯向敌人展示了清朝军人的勇敢‘精’神,在气势上获得了胜利!
尽管如此,开化党人谋划已久的“甲申政变”还是在两天后爆发了。
十二月四日晚六时,开化党重要成员、邮局总办洪英植以庆祝作为朝鲜新政标志‘性’建筑邮政大厅落成的名义邀请朝鲜政fǔ官员和外国驻朝使节赴宴庆祝。朝鲜守旧派大臣闵泳翊、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税务司穆麟德等出席,日使竹添进一郎托病未到。
就在大家推杯问盏、酒酣耳热之时,开化党徒在厅外纵火。一时窗外火光冲天,人声鼎沸,又有下人大惊失‘色’地冲进大堂狂呼“失火啦!失火啦”,众宾客闻之大惊失‘色’。
早已埋伏在厅外的开化党数十名敢死队一拥而上,把亲华派大臣闵泳翊‘乱’刀砍倒,宾主哗散。金‘玉’均等乘‘乱’入宫,谎称清军作‘乱’,迅速冲进王宫,迫令国王写出“日本公使来卫朕”的敕书,由朴泳孝持敕书引日使竹添进一郎带兵入宫,把国王、闵妃软禁于景佑宫。
然后矫诏传亲华大臣入宫,进去一个杀死一个,先后被杀的有闵台镐、尹泰骏、韩圭稷、李祖渊、闵泳穆、赵宁夏等人,几乎将宫中亲华重臣杀光了。
翌日,开化党组成新政fǔ,以国王谕旨形式公布并函告各国使节,金‘玉’均,洪英植、朴泳孝,徐光范、徐载弼等开化派中坚人物均出任新政fǔ要职,并将新政fǔ中枢名单函告各国公使。
十二月六日上午,开化党以国王“谕旨”的形式颁布了他们的十四条政治纲领,美、英等国公使皆入宫晋谒朝鲜国王。这一年是甲申年,朝鲜历史上称此事件为“甲申政变”。
政变猝发后,亲日派大权在握。清政fǔ驻朝商务代表陈树棠立即通知袁世凯等人,接着朝鲜官员金允植、南廷哲等前来求援,称亲日派即将劫走李熙,另立新君,背清依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局势,一向支持“保守”派、排斥“开化”派的袁世凯立即与吴兆有、陈树棠研究,决定由陈树棠约请各国公使出面,要求日本从王宫退兵,之后再惩办挟持国王戕害大臣的‘乱’党分子。
对中方的要求,日使竹添进一郎根本不予理睬。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吴兆有和张光前均表示“没有北洋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陈树棠则转达美、英、德三国使节要求清军暂缓行动的劝告,并表示自己意见与之相同;与袁世凯‘交’好的金允植也来函希望清军暂缓出动,以免伤及被日本人挟持的国王与王妃。
当时,中朝之间尚未架设电报线,通知李鸿章最快的途径就是由停泊于马山浦的北洋兵船送往旅顺,再由旅顺电告李鸿章,往来一次需要数天时间。按常规情况,所有对朝决策都要由李鸿章奏请清廷作出,驻朝将领没有资格擅自决定政策方面的事情。但是此次事发突然,而且情况严重,如果按常规程序,势必造成延误,坐失机会。
年轻气盛的袁世凯强调事态已到了十分紧急的地步,不能待命后再行动,如听任亲日派掌握政权,朝鲜就会摆脱中国而依附日本。他指出:“若日兵劫王东去,另立新主,则在此保护弹压,既失一国,又失一君,咎孰大焉?”同时他还考虑到:“韩既附日,韩‘乱’党必断我归路,合兵攻我,何由回国?”
在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袁世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魄指出必须背水一战,并果断作出了带兵强行进攻、营救朝鲜国王的决定。吴兆有和张光前终被说服,于是决定“按约定会合朝鲜左、右营,整队分三路入宫”。
袁世凯自率庆字营及新军左右营为中路,入敦化‘门’;吴兆有率一营为左路,入宣化‘门’;张光前率一营为右路,负责策应。庆字营和朝鲜新军皆为袁世凯训练,行动迅速,作战勇敢,很快‘逼’近昌德宫,与敌军展开了轮番‘激’战。
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日军伤亡惨重。曾侈谈“援助改革”的竹添进一郎知寡不敌众,便违背诺言,对开化派头目说他“必须从宫廷撤退本国的军队”,于是**使馆率领日军和那伙“朝‘奸’”出小西‘门’向仁川流窜。仓惶而逃的日本人抛妻弃子于途,袁世凯命人妥为收拢,并护送至仁川,以示天朝上国之仁厚宽大。
由于不知李熙所踪,庆军当晚发布悬赏令:有告知高宗李熙所在者,赏银二千两;有将高宗李熙送至军营者,赏银二万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便有人来报,称李熙现在北‘门’内关帝庙,为“开化党”洪英植拘押。于是清兵来到关帝庙,发现那里的地形复杂,恐有敌兵埋伏,袁世凯便留在外面侦查,由吴兆有等入内面见李熙。
吴兆有对李熙说:“请王至我军驻营休息。”
“袁世凯不来,不能去。”洪英植‘插’嘴道。
“等袁世凯来了,我们再走吧!”李熙也跟着说。
经吴兆有等人反复劝说,李熙起身要走。看到洪英植双眼一瞪,战战兢兢的李熙又坐了下来。
洪英植对吴兆有说:“袁世凯来不了,那就派人去王宫看看是否安全。”
洪英植显然是在拖延时间,等待日兵前来援助。这时,张光前借着烛光发现李熙身旁的柜子中藏着两个人。吴兆有和张光前怕夜长梦多,乃亲自抬轿将李熙抢出。洪英植追出来时,被朝鲜士兵‘乱’刀砍死。
李熙被抬至庆营后,立即召集朝鲜大臣商议“翻然改政”事。李熙见到匆匆赶来的袁世凯,便握住他的手哭诉道:“我没想到还能再见你啊!虽然你也身处危险之中。洪英植‘欲’要将我挟往日本,幸亏你们提前赶到了……”
十二月七日上午,李熙在袁世凯所驻军营召集原政fǔ成员金弘集、金允植等,研究善后,组成了以沈舜泽为首的新政fǔ。“保守”派重新掌权的第二天,国王召见各国使节,宣告政变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