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装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 第134章 杜牧诗风情致俊爽,诗意雄姿英发

第134章 杜牧诗风情致俊爽,诗意雄姿英发(1 / 1)

<>杜牧(803—852)唐朝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太和进士。因不参与朋党,不得重用,长期出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诗文俱佳,文以《阿房宫赋》著称,诗以七绝最佳,被誉唐七绝大家。有《樊川文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应周世钊请,为长沙岳麓山上爱晚亭重写了匾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年爱晚亭是青年学子常去的地方。爱晚亭取名,即源自唐诗人杜牧《山行》七绝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年轻时就接触杜牧的诗,到晚年仍能背诵杜牧的很多绝句。1971年10月16日,在和,叶剑英、熊向晖等谈话时,说到了,他连连地说:“我的‘亲密战友’啊!多‘亲密’啊!”接着念了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接着又说:“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呀!”(熊向晖《历史的注脚——回忆、及四老帅》,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37页)一伙是乘坐三叉戟飞机掉在蒙古温都尔沙漠的,与杜牧诗句如此巧合,所以有此说。可见是相当熟悉杜牧诗的。妙手捡来,皆是文章。

杜牧懂得一些军事知识,还曾注释过《孙子兵法》,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他有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讥刺项羽因为失败就感到丢面子,不想卷土重来。1939年,在延安时曾谈了这首诗,以激励人们斗志,他说:“项羽是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也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从前有个人做了一首诗,问他为什么要自杀,可以到江东去再召八千兵来打天下。我们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陈晋《的文化性格》第240页)赞同杜牧所说。后来他在读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时,见引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语:“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很不同意此说,写有批语:“此说亦迂。”(《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9页)

喜欢杜牧的诗,曾手书过杜牧七绝《边上闻笳》(三首)、《山行》、《遣怀》、《泊秦淮》、《赤壁》、《清明》、《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等多首。从这些诗的格律来看,偏爱杜牧的七绝,但也并非忽视七律,1929年10月,在福建上杭临江楼,在重阳节那天,他教贺子珍读诗,特地选了杜牧的一首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采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还对“尘世难逢开口笑”作了解释:意思是人生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后来他把这句诗用在所写的《贺新郎·读史》人世难逢开口笑”。<>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