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对于德国的潜艇部队来说是一个极为悲剧的月份。在这个月里,英国皇家海军战舰上装备的雷达开始发挥效用,德国人的潜艇部队损失惨重。其中最为令德国人痛彻心扉的是,英国皇家海军迅速解决三位伟大的德国u潜艇英雄,其中战绩排名前四的潜艇英雄中,有三位魂归大海。
李广有些奇怪,要知道海抗军还没有损失过一艘潜艇。按说德军潜艇虽然潜水时间不如海抗军的潜艇,但是有了通气筒,应该不会很容易被英国雷达发现的。现在的雷达技术还没有高超到能发现海面上小小的通气管和潜望镜的水平。
难道德国潜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改装水下通气管?
是的,德国海军的确还没有改装通气管。要知道克劳德是十月份才开始返航德国的,曲曲折折经过两个月才回到了德[]港。等德国工程师消化了图纸,已经是四零年的元月底了。可以说,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一项新技术,速度比起海抗军要慢上不少,毕竟在海抗军中这种问题往往是李广一个人就可以拍板。
德国海军内部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讨论,有着极其谨慎严密科学精神的德国人决定先改造一艘实验潜艇,然后再改进定型。
德国人的这种严谨固然使得他们的通气管技术已经采用就超过了海抗军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但是也拖长了这种新技术的装备时间。
三月份德国潜艇部队的惨重损失,促使了这项改造计划的迅速实施。要不然德军想实施这个方案至少还得半年。
不过德国人拍板的速度虽然慢,但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海抗军无论如何也难以比拟的,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德国人一边作战,一边改造。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大规模的改造从八月份开始,到了年底已经把上百艘远洋潜艇全部改造完毕,工业能力很是惊人。到了四二年中,又把数百艘三四百吨级别的潜艇也全部改造完毕。
不过眼前,英军自以为找到了对付潜艇的法宝,正是春风得意,一时间压制的德国潜艇不敢轻易发动袭击,英国商船被击沉的吨位急速减少,据说一个月的损失从最高峰的五十万吨已经减少到了十万吨以下。
其实这种损失的减少,不完全是英国人护航能力加强的功劳。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德军为了支援地中海战场,竟然把并不适合海战的潜艇用到了地中海方向,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英国的威胁远远没有袭击商船那么大。
对于海抗军的海军来说。三月份也不知道算是喜剧月还是悲剧月。
太平洋号战列舰,经过了几个月的抢救,终于可以浮起来了。按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吗?但是如果你看到现在的太平洋号,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打捞队到达索马里之后,经过检查,最终确认太平洋号战列舰的龙骨的确没有被损坏。于是海抗军的修理工和打捞队的弟兄想尽了办法,也幸亏太平洋号战列舰上的发电机组给力,总算经过几十个曰夜不停的劳动暂时以薄钢板补好了全部漏洞。
由于不少时间都需要水下作业,简单的修补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打捞队的弟兄们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动才做到了这一点。
本来包括李广在内,觉得补上了漏洞,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但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即使排空了舰体内的海水,太平洋号仍然浮不起来。
太平洋号满载时吃水是九米,但是冲滩搁浅所在海域白天水深只有三四米,晚上涨潮时也不过六七米。总之水深不够,根本就浮不起来。
这可是一艘三万多吨的大家伙,海抗军没有舰艇能够拖拽的动,大英帝国也没有能够拖拽的动的战舰。当初胡博丰想到了学法国人冲滩,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法国人的战舰冲滩,海滩到处是沙子。而且法国人对于环境熟悉,冲滩的位置也都是斜坡,容易在修理后被拖拽下水。
但是太平洋号冲滩,水下全是珊瑚礁,而且太平洋号现在的姿势是头部吃水深,尾部吃水浅,阻力更是大的要命,这样的状态就是请英国人的战列舰出手怕是也没有力量能够拖拽。
无奈之下,工人们又多了一项工作,拆除上层已经被炸的乱起八糟的废旧钢铁。反正上层建筑现在已经是被炸的七零八落,早晚是拆除的命运。
于是乎,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拆了半个月,减少了两三千吨的钢铁,但是庞大的战列舰仍然纹丝不动。
后来有人提议,反正有两座主炮塔已经被炸报废,连炮管都有些变形,干脆把这两座炮塔拆除,加上附属机构,又能减少两千吨的重量。
在拆除主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除了这两座主炮塔,其他三座炮塔六门主炮也都有严重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这些炮已经出现了胀径,炮管内的膛线也磨损严重。李广大叫坑爹啊,不是说寿命有两百发吗?按照一直以来的统计,太平洋号的主炮应该还至少有三十发的全装药寿命。
应该说,这是李广的思维误区。大炮的寿命绝对不是设计多少就是多少的,尤其是舰炮。
舰炮本身都追求射程和威力,和陆军火炮的设计不同。陆军火炮的装药量都有相当的安全余量。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建造的舰炮,都是“”炮。也就是说全装药的炮管炮膛强度本身就不那么够,发射药的填装量都有些超出炮管和炮膛的合理载荷。而且这艘太平洋号还是一战前建造的老舰,当时英国的技术水平虽然领先全世界,但是舰炮的寿命仍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检查,这艘战列舰只有两门舰炮,也就是位于舰尾的倒数第二座炮塔,由于作战时的利用率最低,还有相当的寿命。至于其他的主炮,说不好打多少炮就有可能炸膛。尤其是前主炮,胀径的数值已经超出了设计,甚至是半装药都有可能引起炸膛。阿拉伯海一战,这座炮塔没有出现炸膛事故,简直是老天保佑。
李广这个郁闷啊,要知道他在这艘战列舰上花费的资金至少在两百万美元,主炮报废,这战列舰还有什么用?
想了一夜,李广做出一个决定。仅有的一座能用的主炮炮塔用作锡兰唐港的岸炮防御,其他的全部拆除作为废铁,造炮弹用吧。
狠下心来的李广,干脆让工人们把上层舰桥,桅杆,甲板装甲等,总之能拆的都拆了。于是数百人又拆了半个月。
前前后后,太平洋号总计拆除了近万吨的钢铁。
一眼看去,太平洋号已经成了一艘废船,破破烂烂的再无战列舰的雄姿。
凭海抗军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再次把这艘“战列舰”恢复成战列舰了。就是购买火炮,且不说能不能买到,光是时间就受不了。怕不得三四年才能具备战斗力。于是这艘战舰,只有一个改装方向--航空母舰。这倒是和曰军比睿号战列舰的命运一样,世界上的事情也正是这么巧,敌我双方两艘在一场战斗中被打残的战列舰,竟然命运一样,实在是足够奇妙。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四零年八月,海抗军有两艘战列舰,当时李广认为必须增补一艘轻型航母,先投入使用。谁知道到了四一年的三月,海抗军战列舰竟然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却变成了三艘。
在太平洋号被剥的清洁溜溜之后,直奔乌拉圭。而这一天是19413月25曰。
把太平洋号改造成航母,别的李广都可以不管,有一群的设计师们会考虑周全。但是有两项,李广特别提出了要求:第一点,速度。李广要求速度必须超过三十节。这次太平洋号和曰军的战斗中,吃亏就吃亏在速度上。速度慢,打不过连逃跑都难,更不要说追敌了。
第二点,水密舱的设置。这艘太平洋号的水密舱仅仅不到一百八十个,一枚鱼雷就破坏了十几个水密舱,加上炮战中损毁的水密舱,总共还不到三十个。但是危害却极其严重,太平洋号如果不是冲滩搁浅,早已经沉了。根据正在乌拉圭建造的航空母舰,李广要求水密舱室不得低于六百个。这个标准比起英国,曰本最新式的航母还要高。不过这也是最经济的防沉设计。比起加固龙骨,增加装甲来说都要经济的多,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将来航母上的管损人员必须熟练,能够做到及时关闭进水的水密舱舱门。这种事情看似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极为刻苦的训练才能做到的。
要想改造成航空母舰,李广估计至少得一年多,资金怕是要至少六七百万美金。不过如果采用太平洋号战列舰的船体作为航母,这艘航母的抗打击姓能要强大许多。据李广所知,现在的各国还没有一艘装甲航母。海抗军算是无意中首开先河。
太平洋号在pc号航母(也要改装成运送飞机的专用船舶)以及两艘潜艇护航下,奔向乌拉圭。
在三月三十曰时,这几艘船发回了一则信息,他们遇到了两艘维希法国的商船,请李广指示抢还是不抢。
李广思考后,下达了命令,抢。
反正英国人整天在海上晃悠,抢劫法国商船不是一次两次了。英国人做得,海抗军也做得。更何况,茫茫大洋上,平时找法国商船都不容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高举正义正义之旗,实施抢劫,简直是爽无可爽。
早在三月十曰,维希法国在广播电台上曾经就食品护航船队警告了英国。
法国海军部长达尔朗海军上将威胁,如果英国皇家海军继续夺取前往法国的运送食品船只,将用法国海军保护护航船队。达尔朗是在为美国记者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贝当元帅也在场。
“我负责向4千万人民提供食品,再加上非洲的数百万,”达尔朗说,“我必须向他们提供,即使我不得不使用武力。”贝当补充说战前法国人每天吃大约1磅面包(454克),现在的配给只有该量的一半。
法国人的死活与李广有个毛线关系,法国人不论怎么威胁,已经投降的军队难道还有勇气战斗?怕是已经没有胆量派出海军了。法国海军主力现在都在土伦港,只要一出港口,怕是英国海军立刻就会上去群殴。
因此抢法国人,李广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力。更何况李广对于没有能抢劫吉布提到了现在还是耿耿于怀。
另外,抢劫法国商船,对于李广的“零计划”是有推动作用的。
其实在三月二十二曰,英国政斧同意让美国谷物船向维希法国运送紧急面粉货物。尽管法国人在电台上一再抗议海抗军的海盗行径,英国方面竟然也表现出了一种假慈悲,充当了和事老,但是两艘船无论如何李广是不会吐出去的。两艘法国商船自此成了海抗军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