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很容易说,也很有气魄,但这个“打”字说出口,后面需要的却是繁杂的准备和动员,而这一切必须在尽量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首先是征北大军的统帅人选,这个比较好办,大汉朝廷并不缺将领,而且朝廷里还现摆着一个七王爷。虽然七王爷从一开始就极力自荐带军出征,但我最终还是婉言拒绝了。说真的,在大汉军中,要论资格和威望,七王爷都是第一号的,并且现在各营各镇的将领也颇多他当年的部属,他若能亲自挂帅,那军中绝对是无不影从。然而正是这个原因令我不敢让七王带兵,说来说去这是我输不起的心理在作怪,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我知道七王爷固然是第一号人物,但他毕竟已经十年没有亲临战场,让他荒疏了十年的“领兵艺术”与几乎天天打仗的皇太极论高下,要是侥幸能胜还行,但若是败了,就凭他在军队中排行“老一”的威望,我就一点后路都没有了。
最后我在被“踢到一边”的七王参谋下选择的是马树华,这是出于以下几个考虑:首先,马树华携西北平叛之功威望大炙、名声大震,并且就像运动员似的,现在正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其次,自从孙起良倒了霉被搁置后,马树华在军中是公认的“皇帝第一亲信”,名气和威望都已经盖过了所有将领,是统军的不二人选,我让他统领龙虎精兵并破除“武将不入阁”的规矩提升他进议事处就是明证。谁都是有眼有心的,我派马树华做统帅,这就相当于御驾亲征。除了以上这两条还有一个再次,这就有点“暗黑政治”的味道了,那就是镇守长城蓟镇的郑纪同样是我数的上号的亲信,如果我派一个虽然有名望,但“亲近值”不如他的将领到他管辖的地盘去统领他,他即使明面上不说,暗底下也得有怨言,最终会搅了征北大计,因此在这方面也只有马树华能压他一头了(在这方面陈森不行,他属于小一辈,周加磐更不行,他是郑纪原来的间接手下)。
选完了统帅,下一个就是确定将领,先锋将军自然非陈森莫属,他在年轻一辈的高级将领中是最为优秀的,有股敢创的虎劲,而且手下的前军营即使在大汉所有的军镇中都刊称最强。中军的几个将领,马树华保举的是武骧营都督周加磐、后军营都指挥使陈经邦和羽林营都督林云同,这三位都是老成持重的将领,至于殿后的后军将军,选的是千军营都督翁世资,翁世资在年初的西北剿匪中虽然不像马树华那样光芒四射,但要论起细心来,他却比马树华还要强上一些。
定好了将领,出征的军队就好确定了:先锋将军陈森带领京军龙虎精兵营和京外禁军新设龙虎营共三万人先行出征,副将为京外禁军年轻将领孙从枚和刚从地方军镇提拔上来颇有名望的苏靳昆,中军大帐下辖龙虎精兵营其余人马、新设车炮营、新设神机营、后军营、武骧营、羽林营和京外禁军四营,合计十五万人,后军则直接由翁世资手下的千军营两万人担任。
在安排大军出征的同时,其他方面的保障工作也得做好,一个是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光为这个,兵部、户部等相关部门就够忙一阵子的了。再一个是地方的安定,如果前面打的如火如荼,后面也贼匪四起,乱的污七八糟,那这仗就没法打下去了,所以朝廷向全国发下紧急公文,命令各地军镇和府军做好防范,必须把一些人趁战争挑起动乱的苗头压下去。境内都是这样,边境上更得加强防范了,为此朝廷向镇西将军黄昭信、西川总镇都督卓乾易等边关大将做好防止蒙古人、吐蕃人乘机发动进攻的准备。
除上面这些准备,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防止出兵的消息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虽然完全瞒住是不可能的,但这事拖的时间越长越有利,因此我向金国传出了朝廷正在筹措岁币的消息,并让郑纪严密控制蓟镇关防,防止出兵的消息传到北边去。
兵贵神速,一切准备还在进行中时,陈森的先锋大军已急行军出发了,等他们到了蓟镇时,估计我“筹措岁币”的消息刚刚传到皇太极的耳朵里。这一点我很放心,即使皇太极听说了大汉出兵的消息,以大汉平时给他们的软弱印象,相信他也会将信将疑的,即使做出反应也会形成错误判断。
征北大军出征的正日子,午时,正阳门校军场人头攒动,三万多征北军中军将士齐聚在这里,等待午正时皇帝对征北讨虏大将军马树华的赐印饯行大典。这大典只是个形式而已,目的不过是宣告一下马树华和征北军的合法地位,并鼓舞一下士气而已。其实在这大典前一天,征北军主力已经上路了。
乾元殿里,我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接受了文武群臣的朝贺,接着便宣马树华进殿。这时一身戎装的马树华早就在殿外候着了,一听召唤,便将军盔除下放在右臂弯里大踏步走上殿来单膝行了军礼:“臣,钦赐征北讨虏将军马树华参见吾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马树华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回旋着,增添了无限气势。
好,果然有大将军的气势。我满意的点了点头,抬手说道:“将军请起。”
“谢万岁。”马树华“啪”的一声站了起来。
接下来,礼部尚书萧雨明向群臣宣读了我对马树华的任命,再经过几道程序,宫里的仪式就结束了。
我走下龙椅,携住马树华的手,与他一起当先走出了大殿,在我们后面,文武百官列队跟进,向正阳门行去。
正阳门外,我当先走上了临时修建的拜将台,然后将马树华招上来,把早已准备好的征北将军大印,御赐宝剑庄重的交到马树华手里。马树华行大礼接过大印宝剑,起身转向了校军场上的将士们。我主动向后撤了一步,下面的戏该马树华唱独角了。
“吾皇万岁,汉军威扬!”马树华右手高举御赐宝剑高呼一声,顿时台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震天呼声响成一片。
马树华等呼声响过一阵,接着一挥宝剑止住了台下面的声音。
“大汉天威浩荡,蛮夷荻虏无不望风归顺,唯北虏女真不服教化,不念天恩。本将钦赐征北讨虏大将军马树华奉吾皇万岁谕旨,率尔等大汉健儿出征讨虏,扬我汉威!”
“吾皇万岁!大汉威武!吾皇万岁!大汉威武!”校军场上又是一片高呼。
我看着群情激昂的将士们,心中颇为感慨,不要管这呼声是拍马屁也好,是形式主义也好,但确确实实可以鼓舞起军人的士气来。
“本将奉旨率军,特宣告军令如下:大军出征,将士当拼死效命。临阵脱逃者,斩!畏怯不前者,斩!不服军令者,斩……”马树华将各项军令向下发布了出去。
一切形式弄完,马树华走下拜将台率众向我跪下。
我款步走到马树华身边,将他轻轻搀扶起来,并且象征性的从旁边兵士手中接过马树华坐骑的缰绳,很“礼贤下士”的请马树华上了宝驹。马树华也不客气,一步跨了上去。
“马将军,此次出征,任重而道远,将军当谨之慎之,一切保重。”我关切的抬头吩咐道。
“皇上放心,臣谨记圣命,绝不辜负皇上厚望。”马树华底气十足的回道,回完我的话,他接着一勒缰绳掉转马头,手中宝剑挥舞,向将士们高喝一声,“出发!”
大军出动了,但见尘土飞扬,刀枪映日,耳边响起的是整齐的军靴声、军马的嘶鸣声,这一切将我的心带向了北方那块即将抛洒勇士热血的土地。
马树华,你要明白我的心思。我暗暗的想道,金国并不是一战就可以灭亡的,在你对面站着的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铁骑,面对这个敌人,你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没有?你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没有?我知道一个勇敢的将军是勇往无前的,但一个成功的将军更应该明白一切以达到目标为准。你是代替我出征的,你的命运已经和我系在了一起,如果你胜了,这不但是我皇权稳固的根基,更是大汉强盛的开始,可是如果你败了,所输掉的将不单是一场战争,而将是我为大汉强盛付出的全部心血,甚至是大汉的整个江山!
。vip中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