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姜维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你既然不搭理我,那你就继续待着,姜维走了。【更多精彩请访问m】留下夏侯霸四兄弟目瞪口呆,夏侯霸知道自己玩大了,只能闭嘴不说话,自己毕竟五十五了,一个老头了,被人这么耍着能高兴么。
姜维确实是从新丰港杀出来的,而且一路杀向函谷关,拿下函谷关之后,姜维并没有停留,继续向洛阳进攻,他连函谷关都没守,只是一把火烧了函谷关带不走的物资。
姜维大军突然出现在洛阳城下,整个洛阳都处在惊恐之中。蜀国的军队既然能够出现在这里,那唯一的可能,就像夏侯霸之前想的一样,唯一的可能就是司马懿战败了,长安已经被蜀国攻破了!
大家当然不相信了,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司马懿,可是派出去的信使全被夏侯霸截获了。夏侯霸最终还是屈服了,姜维把两万人马的骑兵交给了夏侯霸率领,夏侯霸的三个弟弟,也在骑兵中领兵。
至于夏侯霸的官爵职位,只有等通报了刘禅之后,由刘禅定夺了,就如夏侯霸自己说的那样,他的身份地位比较特殊,姜维不能直接任命夏侯霸官职,而且人家夏侯霸之前的官职,比姜维高的不是一个等级,而是四个等级。
按照降将一般不是保持不变,就是升官,所以说,夏侯霸怎么也比姜维的官大,而且夏侯霸这特殊地位在这里,估计最少也要升一级。
洛阳城现在已经炸锅了,联系不上司马懿不说,洛阳城里的士兵只有一万五千多人,就算募集壮丁也不行。
姜维来了之后,二话不说,扛着对方的投石车,把自己的投石车架了起来,开始和洛阳城里的守军,玩起了对轰。
结果可想而知,洛阳城里的守军被打的一败涂地。随着洛阳城的守军越来越少,司马望觉得度日如年。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司马望,只好找自己的老子司马孚,问司马孚该怎么办。司马法只说了两个字:“突围!”
司马望立刻召集所有的,文臣武将的家丁、家将、私兵,外加壮劳力,然后组成了五万大军,带着曹芳突围。
看着远远逃开的司马望等人,夏侯霸问姜维:“追吗?”
“追!不过不用穷追猛打,他们应该有大军接应,只需要驱赶着他们跑就是了,赶出五十里,就回来!”姜维淡淡道。
夏侯霸带着骑兵追司马望去了,姜维连洛阳城也不打了,可洛阳城依然还在坚守,只不过守将从司马望变成了司马孚。原来的士兵,也彻底变成了平头老百姓。
另外一面,司马懿听说夏侯霸叛乱了,这件事很是惊讶,但是得知匈奴大兵退了,夏侯霸并没有和匈奴打仗,又得知夏侯霸,已经得到了曹芳的密旨,司马懿对司马望处理的结果还是很赞同的。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回信,就传来了噩耗,新丰港被蜀军偷袭了,而且据说有十万大军。
新丰港这边还没来得及处理完,那边又传来函谷关被攻破,姜维带着大军直奔洛阳去了。
这让司马懿措手不及,不知道是继续守住长安好,还是出兵去救洛阳,经过再三商量,司马懿最终决定,自己带兵五万去救洛阳,留陈泰守长安,毕竟如果魏国的皇帝都被蜀国抓了,那自己也没有守着长安的必要了。
司马懿一路疾行,到了新丰港,发现这里什么人都没有,早就人去楼空了。到了函谷关,发现关门紧闭,不知道里面的状况,喊了半天也没有人,司马懿下令攻城,进去之后,发现是空的,整个关城都是空的,平民百姓都没有了,当兵的都没有了。
司马懿这才着急,按照司马懿的想法,蜀国大军公破新丰港,那得留着部队守城吧。结果都没有守,这就证明蜀国没有分兵,而是打算全力进攻洛阳,如果洛阳被攻破,那天下就真的打乱了。
司马懿征战一生,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下子函谷关他也不守了,带着大军往洛阳狂奔。
夏侯霸到洛阳的那天,左贤王在孟津港忙活了一天,主要是东西太多了,还有好多抢来的女人,船上装不下,就需要舍弃一部分。
可是看来看去,都舍不得。这也不能怪这些匈奴兵,就算让左贤王自己说,他也舍不得呀。毕竟琼苦日子过惯了,当年他当右贤王的时候,自己的所有部众加起来才一万多人。
这么多年下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连抢带偷,才弄了四万多人口。这一仗打下来又损失不少,只要有女人,就不怕没有人口,所以左贤王也舍不得。最后船舱里,甲板上,全是人啊、马啊、财物什么的。
终于弄好了,时间也已经进入下午了,左贤王可不敢再多待下去,本来敌人大军没追过来,他就已经感到很庆幸了,他不敢再次冒险就下令开船,往解县去。
船队开了起来,左贤王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呀,这次虽然损失了差不多两万人,但是抢回来这么多财物,还有女人,让左贤王觉得这次出兵,不仅没赔,反而赚了。
人生往往都是,你越是得意的时候,就越容易给你狠狠来一下。左贤王也逃不过这个命运,正在左贤王回想着自己回去,怎么发展壮大,恢复以前大匈奴帝国的雄风时,前面的船队发生了混乱。
而且看样子好像还打起来了,有些船已经烧了起来,跟有人掉到河里,被滚滚河水冲走了。
左贤王大惊,赶紧问怎么一回事,得到的结果是:“单于,前面有水军攻击我们!”
“什么水军?这里哪里来的水军?谁的水军?”左贤王这句话明显是多余的。
因为蜀汉的水军根本不可能打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曹魏的水军。当初他在西河的时候,就听说,河东太守王浚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估计这次跟他有关系。
...(江苏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