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英语课时,刘玉英老师让同学们轮流念一段课文,轮到我时念了没几句同学们就大笑起来,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把课文念完。
在初中由于没有专门的英语老师,我的英语完全靠自学,因而看能看懂写能写点,可是听不懂不会说,是名副其实的“聋哑人”。
回到宿舍后,李文正劝我买来复读机和磁带开始学英语,学了一段时间收效甚微,再看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学了十年英语了也没几个人能用英语对话,看来还得另想办法。
这天和李文正闲聊时说到了互联网,跨国公司,世界旅游,劳务输出和技术输出,国与国的界限正渐渐被打破,也就是说逐步形成了“地球村”。
与此相适应,地球上应出现一个新人类那就是“世界新人”。
我认为一个“世界新人”应是这样的:在A国出生,在B国上完中学后到C国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和D国的人结婚,然后一起为总部在E国的跨国公司在F国服务,在G国有自己的房子却在H国租房住,在世界各国到处有朋友,每天空闲时能和世界各地的人通过互联网自由交谈。
这天我见到了学校的覃校长提出培养“世界新人”的设想,首先打破年级的限制,将学校分成几个区,主要有英文区,日文区,德文区,法文区,俄文区,中文区和混合区。在各个区只能讲相应的语言,和外国的一些大学交换学生,分到相应的区,一个学生课外的时间就在这个区学习语言,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学习,有老师专门教和辅导,在一个区生活了一个学期或一年后再到另一个区生活和学习,这样从学校毕业后就能学到好几国语言。
覃校长听后有点怀疑,一个人一种语言还学不好怎能学几种语言?我回道:“学好学不好主要在环境,还有就是要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和别人交流又不是要成为语言学家,我认为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读写方面可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在听说方面可达到三四岁儿童水平。这就可以进行一些交流了。况且学以致用,学多了大部人也用不上,而且有了一些基础,在以后用时还可以进一步学习。”
覃校长听后答应考虑一下。
我又和覃校长说:“培养‘世界新人’不仅是学习语言,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和地理,各国的风俗习惯,还要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以及计算机。也许在培养的过程中又会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
星期天见到云丹后我对云丹说:“我想在以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能用别国的语言交流,你说好不好?”
云丹回道:“有这个必要吗?可能我们一生都不可能到别国去。”
我回道:“我认为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学习不仅是为自己学习,在与别人交往时别人就可能从你这了解一些东西,我们掌握了几种语言后我们的孩子就能自然学到这几种语言,虽我们到世界各地的可能性小,可到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这种可能性却很大。”
我又说:“我怀疑我们工作后,学到的语言因不用会渐渐忘记,要是在各个城市都有一个语言交流中心,我们闲时去听一听说一说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