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煌在接受了朝廷的敕封之后,荆州军士们意气昂扬,独孤煌之名从此名扬天下。独孤煌对此却丝毫没有骄傲,依然对众人嘱咐道:这也是大家的辛苦所换来的。为了国家的发展和天下的统一,我期待诸位今后能够更加的全力以赴。
独孤煌终于不再是,当年那个在武陵默默无闻,整天与潘叡在一起提心吊胆,生怕不知哪一天会被别人灭掉的小军阀了。如今的他,统领着荆襄九郡,钱粮充足,军备强盛,他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了。
面对目前的大好形势,独孤煌心里充满了喜悦,他希望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也分享给潘叡。于是独孤煌邀请潘叡一同去酒馆喝酒。
说实话,自从他们入驻襄阳之后,由于每天有许多的政事要处理,独孤煌和潘叡两人好久没有在一起好好放松了。今天恰巧柳慧因思念父亲,回了武陵娘家,探望父亲去了,所以独孤煌才向潘叡提出,到酒馆喝酒聊天放松一下。独孤煌依然记得上次去襄阳这家酒馆,还是多年前,那是他和潘叡刚刚在武陵起事,担心刘表会出兵讨伐武陵,来到襄阳向刘表解释武陵起事缘由的时候。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独孤煌心里有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如今刘表、刘琦相继去世,刘氏家族在襄阳城从此没落,而襄阳归了自己的统治之下,自己也得到了朝廷的敕封。
潘叡仿佛看出了独孤煌心里若有所思,拍拍独孤煌的肩膀,对独孤煌说道:“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辛苦,今天也算是有了回报。但毕竟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必多想,想多了只会徒增伤感罢了!”独孤煌朝潘叡点点头。两人一同迈进了酒馆。
“独孤大人您来了!您可是好些年没来我们这了!快请进!”独孤煌和潘叡两人刚迈进酒馆的门口,独孤煌就被老板娘一眼认出来了,老板娘热情的对独孤煌说道。
独孤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家酒馆依然和自己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格局没变,老板也没变;更令他没想到,老板娘居然还认得自己。于是,独孤煌很有礼貌的回道:“是啊!多年没来了,还和我当初记忆中的一样!老板娘!最近生意可还好吧?”同时,独孤煌也不忘关心一下酒馆的生意。
“好!好!好!”独孤煌一连听到老板娘说了三个好字,心里也是一阵欣慰。老板娘接着说道:“自从独孤大人接管襄阳以来,我们这里每天往来的客人比以前可是多了不少,现在我们的生意兴隆着呢”老板娘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独孤煌和潘叡听了老板娘的这番话,心里非常高兴。这说明襄阳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富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老百姓对他们政绩的一种认可以及肯定。
独孤煌和潘叡两人在酒馆一边喝着酒,一边回顾着过去,同时展望着未来。此刻,两人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突然,独孤煌向潘叡提出了一个想法,如今荆州之地如此安定,他想举办一场文武盛会。一则,各文武可以展示自己的所长,二则,也可以让老百姓参加,享受一下这美好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独孤煌和潘叡两人都是治世的大才,但两人本质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独孤煌经常会有一些天马星空的想法,时常会令潘叡惊讶,突然给潘叡一个灵感;而潘叡则是学识渊博,做事扎扎实实,这点却是独孤煌不具备的。所以独孤煌两人在一起,既有共同话题,又相互钦佩着对方。
潘叡听了独孤煌这又一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知他是从什么时候有了这一念头的。潘叡细细琢磨了一番,觉得独孤煌说的没错,表示没意见。
于是两人举杯,互相碰了碰对方的杯子,共同饮下了杯中酒。
“那这两场文武盛会,具体应该怎么举办,由谁来负责呢?”喝完酒,潘叡问了一句。紧接着潘叡还没等独孤煌开口,又说了一句:“文事我在行,可以由我来负责,可武事我就是个门外汉了”潘叡从独孤煌那狡黠的眼光中,已经猜到了独孤煌肯定又在打他的注意,潘叡心想自己还是知趣一点吧,于是主动对独孤煌说出了这番话。
“哈哈哈!你倒挺有自知之明的吗?我还没说呢,你就毛遂自荐了!”独孤煌笑着对潘叡说道。
潘叡也笑了,但还是接着问道独孤煌,“武事你打算安排由谁来负责?”
独孤煌心里此时已经有了人选了,却并没有说出来,反问潘叡:“你觉得由谁来负责,比较合适呢?”
潘叡想了想,向独孤煌推荐了魏延、关羽、赵云等人。独孤煌摇摇头,表示他们都不合适。潘叡实在想不出其他人选了,于是对独孤煌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我知道你点子多,心里肯定有人选了,你就赶紧说出来吧!”
见到潘叡一副无计可施,向自己讨教的样子,独孤煌带有一丝胜利的味道,咳了一声,对潘瑞说道:“我说一个人!我猜你一定会同意的!”
潘叡看到独孤煌那装腔作势的样子,催促他:“到底是谁?你就快说吧!”
“柳慧啊!”独孤煌脱口而出。
是啊!柳慧以前是剑士,自然懂得武事规矩!潘叡心想我怎么就把柳慧给忘了啊!没想到独孤煌这小子,处处想着自己的妻子。一想到这里,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怎么选择跟了独孤煌,自己怎就遇不到这样的一个女人呢?潘叡心里顿时泛起了一股醋意
“你啊!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潘叡语气里带着一股子羡慕嫉妒恨的意味,接着对独孤煌说道:“就由柳慧来主持武事比赛吧,我没意见!”
独孤煌得意的笑了。他从潘叡的语气里听出了羡慕嫉妒恨的味道,便没有再对潘叡实施虐狗。